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寰宇人物> 〔人間菩薩〕做自己 周長松歡喜奉獻

寰宇人物

字級

〔人間菩薩〕做自己 周長松歡喜奉獻

【作者:吳秀麗】 2020-07-04
選擇在哪裡當義工也是一種因緣,剛到佛館擔任義工一年多,周長松初嚐「三寶門中福好修」的滋味。別人投履歷都是為了找工作,他則是為了找一個可以安頓自己後半生服務的場域。

周長松在軍中21年,退伍後,先後在臺灣藝術大學、中華藝術學校等教育界擔任秘書等職。二、三度的退休,他始終沒放棄尋找義工服務機會,「為了想做自己」。他說,「做自己」的意思是希望找到一個能歡喜奉獻的地方,為父親、親友,也為自己積累福報。

去年參觀佛館時,他依豐富的職場經驗判斷「穿著紅背心的應該是義工」,詢問之後,果不其然,立刻獲得報名機會,如願以償。先在本館大堂,現在則在地宮擔任導覽解說。

他畢業於空軍航空技術學院,專長是通信,所以解說佛館地宮收藏的大哥大、呼叫器BB. Call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等,這些穿越時空的現代科技產品,恰與他的專長相應,解說起來備感親切流暢,還因此認識佛教所謂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「三世」的時空概念。

他的教育界經驗,讓他導覽時如魚得水,即使地宮展覽櫥窗中的兩雙筷子,他都可借喻民間傳統說法,媽媽教女兒筷子不能拿得太高,免得嫁得太遠;以及持筷高度具有吃飯八分飽的意涵等,令遊客感覺古物其實很貼近生活。這也是義工在提供多元服務時,能令自己和大眾歡喜之處。
12345678910第1 / 12頁
追蹤我們